意媒:国米前主席莫拉蒂被中国骗子诈骗97.7万欧元
意媒曝国米前主席莫拉蒂遭跨国诈骗案 损失近百万欧元
**
意大利多家媒体曝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:国际米兰前主席马西莫·莫拉蒂卷入一起跨国诈骗案,损失高达97.7万欧元,据《米兰体育报》《共和报》等权威媒体披露,莫拉蒂遭遇的诈骗团伙疑似来自中国,其作案手法专业且隐蔽,通过伪造商业合作与投资项目,诱使莫拉蒂陷入精心设计的骗局,这一事件不仅引发意大利足坛震动,也为全球体育界人士敲响了警钟。
诈骗细节:商业合作外衣下的陷阱
根据意媒调查,诈骗者自称代表一家与中国市场紧密关联的“国际投资公司”,以合作推广意大利足球文化、开发亚洲青少年培训项目为名接触莫拉蒂团队,据悉,对方提供了看似严谨的商业计划书,包括与中国多家足球俱乐部、地方政府的“合作协议”,甚至附有伪造的官方文件,莫拉蒂方面因长期关注亚洲市场拓展,对此表现出兴趣,并于2023年初开始与对方接洽。
在数月沟通中,诈骗者利用莫拉蒂对足球事业的热忱与国际化愿景,逐步获取其信任,他们以“项目启动资金”“法律手续押金”等名义,要求莫拉蒂分多次向指定账户转账,总金额累计97.7万欧元,直至2024年底,莫拉蒂团队发现合作方失联,且所谓项目毫无进展,才意识到可能受骗,意大利金融警察目前已介入调查,初步证据显示资金流向多个离岸账户,最终汇入中国境内的匿名实体。

莫拉蒂的回应:失望与警示
作为国际米兰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主席之一,莫拉蒂在1995至2013年执教俱乐部期间,以慷慨投入和人文关怀深受球迷爱戴,此次事件后,他通过律师发表简短声明,称“对利用体育精神进行欺诈的行为深感失望”,并呼吁体育从业者加强风险防范,尽管莫拉蒂未公开详述案情,但其身边人士透露,他之所以未在早期察觉异常,部分原因在于诈骗者对其个人经历与足球理念极为熟悉,甚至援引了国米2010年三冠王时期的合作案例作为“信用背书”。
意媒剖析:跨国诈骗的体育产业靶点
意大利媒体进一步指出,此类诈骗并非孤例,近年来,随着体育产业全球化加速,针对知名俱乐部、球员及管理者的经济犯罪频发,诈骗团伙常利用跨司法管辖区的复杂性,以及体育人士对新兴市场的热情,设计多层陷阱,2022年曾曝出某意甲球星因投资“东南亚电竞项目”被骗逾50万欧元,而2023年一家英超俱乐部也因虚假的“中东赞助协议”蒙受损失。
专家分析认为,莫拉蒂案的特殊性在于诈骗者精准抓住了其两大心理:一是对亚洲市场潜力的认可(莫拉蒂多次公开强调中国及东南亚足球的发展前景),二是对公益性项目的倾向(如青少年培训),这种“定制化”骗局使得即使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难以辨识。
行业反思:体育合作的信任危机
此案暴露了体育产业在跨国合作中的监管盲区,大多数俱乐部依赖法律团队进行基础尽职调查,但对境外实体的资质核实往往力不从心,尤其涉及中国等新兴市场时,语言障碍、文化差异及信息不透明加剧了风险,国际足联相关报告显示,2020年至2024年,全球体育经济诈骗案件数量上升37%,其中亚洲关联案件占比增至42%。
部分欧洲俱乐部已开始调整合作策略,尤文图斯在2024年新设“国际项目风控委员会”,聘请本地化团队审核合作伙伴;拜仁慕尼黑则与跨国律所签订协议,加强对亚洲交易的背景调查,这些措施仍属个案,体育产业整体尚未形成有效联防机制。
后续影响:法律与声誉的双重挑战
对莫拉蒂而言,此案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,更可能影响其个人声誉及未来合作,尽管他是受害者,但部分意大利媒体质疑其团队在资金管理上的疏忽,案件涉及中意两国司法协作,追回资金的难度较大,中国警方已表示愿配合调查,但若诈骗团伙确为跨国犯罪组织,结果恐难乐观。
国际米兰俱乐部现任管理层也面临舆论压力,部分球迷担忧,此类事件可能损害俱乐部与中国市场的关系,国米自2016年被中国苏宁集团收购后,一直重视在华业务拓展,此次诈骗案虽为前主席个人遭遇,但仍可能引发合作伙伴的信任危机。

莫拉蒂的遭遇既是个人悲剧,也是体育产业狂飙突进时代的缩影,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,如何平衡机遇与风险,成为所有体育从业者的必修课,此案或许将推动欧洲足球界建立更严格的国际合作审核标准,同时也提醒人们:即使是最美好的体育梦想,也需用理性守护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