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在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,一位身着运动服的亚洲面孔正快步走向体育馆,他背着一个长长的黑色器械包,步伐坚定,眼神专注,这就是费若秋——一位曾在法国剑坛崭露头角的击剑运动员,如今在常春藤盟校追寻学术与体育平衡发展的中国留学生。

从法兰西到曼哈顿:一个击剑运动员的转型之路

费若秋的击剑生涯始于北京,成名于法国,年仅16岁时,他就在全国青年击剑锦标赛中夺得金牌,随后被法国一家知名击剑俱乐部相中,开启了他的旅法生涯,在法国的五年间,他先后获得欧洲青年击剑锦标赛铜牌和法国全国击剑联赛银牌,被誉为“最具潜力的亚洲剑客”。

就在职业生涯蒸蒸日上之时,费若秋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:暂时放下职业运动员身份,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运动生理学双学位。

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在运动巅峰期重返校园,”费若秋在哥大的击剑馆接受专访时表示,“我认为现代运动员不应该局限于单一身份,体育教会我的专注力、应变能力和毅力,同样适用于学术领域。”

常春藤盟校中的击剑人生

哥伦比亚大学拥有悠久的击剑传统,校队“狮子击剑”在全美大学体育协会(NCAA)中屡获佳绩,费若秋的加入无疑为这支队伍注入了国际级水准。

“费若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,还有国际比赛的经验和对击剑的深刻理解,”哥大击剑队主教练迈克尔·索利亚诺评价道,“他能够在高强度学术压力下保持训练质量,这种平衡能力令人钦佩。”

费若秋的日常安排紧凑得令人咋舌:早晨6点起床进行体能训练,上午课程,下午实验室研究,晚上则是击剑训练和学术讨论,他还在学校创立了“学生运动员时间管理工作坊”,分享自己平衡学术与体育的经验。

“时间不是挤出来的,是规划出来的,”费若秋分享他的秘诀,“我使用时间块方法,将每天分成若干专注时段,每个时段只专注于一件事,击剑训练时不想学业,研究学术时不想比赛。”

科技与体育的跨界探索

在哥伦比亚大学,费若秋将他对击剑的热情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相结合,开展了一项创新研究:使用机器学习分析击剑运动员的动作模式。

“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动作捕捉系统,能够记录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并分析其效率,”费若秋解释道,“这项研究可以帮助运动员优化技术动作,减少运动损伤。”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引起了美国击剑协会的关注,去年受邀在全美击剑教练年会上发表演讲,他还与工程学院的同学合作开发了一款智能击剑训练设备,正在申请专利。

“体育科技是未来发展方向,”费若秋说,“我希望能够搭建起体育与科技之间的桥梁,让数据科学为传统体育训练提供新视角。”

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

从中国到法国,再到美国,费若秋经历了多重文化适应过程,他坦言每种文化都对他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“中国训练打下了我的技术基础,法国生涯培养了我的战术思维,而美国教育则开阔了我的视野,”费若秋反思道,“每种文化都有其对待体育的方式,我现在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击剑这项运动。”

在哥大,费若秋还选修了心理学课程,研究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,他特别关注国际学生运动员的文化适应问题,并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下,建立了一个国际学生运动员互助小组。

“语言和文化障碍是每个国际学生运动员都会面临的挑战,”费若秋说,“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活动,帮助新来的国际运动员更快适应环境。”

未来规划:2028奥运会与科技创业

尽管目前专注于学业,费若秋并没有放弃重返赛场的计划,他透露正在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做准备,希望能够代表中国参赛。

“学业和训练并不冲突,而是相辅相成的,”费若秋说,“在哥大的学习让我对体育科学有了更深理解,这反而提高了我的训练效率。”

他也在规划自己的创业项目——一家专注于体育科技的公司,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运动训练和健康管理。

“我的梦想是建立一所综合性的体育科技创新中心,汇聚运动员、工程师、医生和科学家,共同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。”

给年轻运动员的建议

作为经历过三种不同体育体系的运动员,费若秋对年轻运动员有着独特的建议:

“体育生涯是短暂的,但体育带给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是终身受用的,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运动员这一个身份中,勇敢探索体育之外的可能性,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创业,体育培养的毅力、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都会让你脱颖而出。”

他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:“现代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,只有技术和体力是不够的,教育能够为你提供更深的理解力和更广阔的视野,帮助你在体育生涯中和之后都能取得成功。”

在哥大古老的图书馆里,费若秋不仅钻研学术,还坚持阅读体育科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最新研究,他相信,这种跨界的学习方式将会定义新一代运动员的形象——不仅是赛场上的竞争者,更是体育科学的实践者和创新者。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夕阳西下,费若秋背起击剑包,准备前往训练馆,在哥大的求学路上,他既是一名追求学术卓越的学生,也是一名坚守体育梦想的剑客,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现代运动员的多元可能性:不必在体育与学术间二选一,而是可以找到两者相得益彰的平衡点。

正如费若秋所说:“剑道如同人生,需要专注、应变和坚持,不同的是,在人生的剑道上,我们每个人都在定义自己的比赛规则。”